1.课程性质
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体育教学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主渠道,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,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、任务的基本途径。我校大学体育课遵循“育体与育心并重”的教育理念,坚持“以人为本,健康第一,因材施教,突出特色”的指导思想,着眼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,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,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,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,使大学生达到增强体质、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。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。
2.课程教学目标
(1)运动参与目标: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,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,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;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。
(2)运动技能目标:熟练掌握一至两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;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,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;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。
(3)身体健康目标:能自我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,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、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;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;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;具有健康的体魄。
(4)心理健康目标: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,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、克服心理障碍,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;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,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。
(5)社会适宜目标: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;正确处理竟争与合作的关系。
3.课程内容
体育课实行专项课教学模式,学生可根据兴趣、爱好、基础和自身情况选择专项体育课学习内容,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应系统学习两门专项课内容。大学体育课学习内容设置如下:足球、篮球、排球、武术、健美操、乒乓球、跆拳道、攀岩、定向。
4.课程总学时要求
本科在校生行课2学年,授课总学时为128学时;专科在校生行课1.5学年,授课总学时为96学时;研究生行课1学年。授课总学时为32学时。包括基础理论课讲授学时、专项理论课讲授学时、实践课讲授学时、考核考试学时。